导读
解放军收复老山,到底面临哪些困难?1984年里根访华,两天后顾问竟告诉他一件“重大新闻”时隔五年,中央军委为何决定在1984年出兵老山?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老山之战背后有哪些政治和外交考量?解放军一举攻克老山,竟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
且让本文为您重温1984年中那段荡气回肠的岁月!
序章:自卫反击战后的零星战斗
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解放军给予越南方面沉重打击并凯旋班师,然而未吸取教训的越南当局为了挽回面子,仍然在边境地区发起零星的挑衅和反扑。
从1980年开始,中越双方在边境地区的小规模战斗不断,1980年9月18日,越军派出一个连侵占了位于云南省马关市以南的罗家坪大山。
我云南省边防部队在发现敌情后立即准备反击,于10月15日仅用了3个小时就一举夺回罗家坪大山,几乎将入侵的越军全部歼灭。
1981年5月5日,广西军区边防部队又以一个连兵力将被越军非法侵占一年多的法卡山夺回。从5月10日开始直到6月31日,越军先后发起5次大规模反扑,均被我军顽强击退,折兵1200余人而一无所获。
1981年5月7日凌晨,云南省军区以14军42师126团为主力,边防部队配合,在师属炮兵团的火力支援下向越军非法侵占的扣林山1705.2和1574.7高地发起突击,到5月24日全部控制了两个高地,歼敌430余名。
不甘心失败的越军313师从6月11日开始多次反扑,但最终均遭遇惨败。
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和扣林山的争夺只能算是前哨战斗,由于越南方面仍不收敛,更大规模的战斗即将到来。
一、反击两山:新中国在国际外交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决策
根据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和法国政府签署的《中法新约》,中越边界线从老山主峰划过,两国各占一半,直到1975年南北越统一之前,两国并未在此处驻军。
因此,从1979年之前的边界形势看老山属于典型的“骑线点”,海拔1422.2米的老山主峰往北可以俯视中国境内25公里纵深的广大地区,往南可以遥瞰越南境内27公里纵深的广阔土地,直抵越南河江省省会。
然而,在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越南军队就侵占了八里河东山、者阴山以及老山等多个骑线点,秘密修筑了大量掩体、坑道和藏兵洞,部署了多道雷场,设置了不计其数的火力点。
越军明显是看到了老山地区易守难攻,可以控制从云南文山到越南河江的多条入境要道的重要军事价值,所以对这一军事重地是志在必得。
从越军对老山防御体系的经营情况来看,他们是企图把这里打造成入侵中国领土的根据地和军事要塞。
防守老山的越军为313师122团,后备支援部队还有2个步兵团,1个炮兵旅,5个独立炮兵营。
越军313师师长自恃阵地坚固,部队战斗力强,狂妄地宣称:“老山防线可以抵挡解放军整个昆明军区的进攻,解放军如果想要攻下老山,就必须用尸体铺上来!”
敌人占据老山之后,对我国境内的骚扰变本加厉,从1979年下半年到1984年3月共向中国境内目标开枪开炮690多次,发射枪弹和炮弹28000多发/枚,打死打伤我边防人员和居民300多人,炸毁房屋67栋。
越军的疯狂挑衅使得我沿边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导致数千亩农田无法耕种,上万群众被迫内迁。
看来,1979年这一仗还没有完全打疼越南,让他们长记性!
然而要再次出手惩治越南却并非是一句话的事,因为越南毕竟是一个主权国家,如果短短一两年内再次发动战争,就会给周边国家留下穷兵黩武的负面印象,尤其不利于我们团结东南亚国家。
可是如果让越南方面完全侵占柬埔寨,进而建立其梦想中的“印度支那联邦”,越南无疑将称霸东南亚,威胁从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马六甲航道,这对新中国无疑也非常不利。
新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更需要第三世界兄弟的支持和理解,这一仗不仅仅是军事仗,更是政治仗,外交仗,不好打啊!
到1983年底,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新中国领导人敏锐地发现,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自从1980年苏联出兵阿富汗久拖不决,陷入战争泥潭之后,苏联方面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本质暴露无遗。
战争持续了四年,由于大批军队长期被困在阿富汗,苏联国内经济形势紧张,对亚太地区局势的干预能力大为下降。
此时内外交困的苏联已经不太可能给越南方面太大的支持,况且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时,号称“6小时内出兵百万援助越南”的苏联根本连一个兵都没派。
在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之后,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同样形成僵局,由于越军不得不抽调精锐部队到北部边境防御,对柬埔寨境内抵抗力量的攻势有限,因此迟迟不能解决战斗。
1982年4月,英国派出特混舰队远征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在与阿根廷的战争中大获全胜,本来已经日薄西山的“日不落帝国”,其国际威望得到很大提高。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借马岛战胜之威访华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中方的态度明确而强硬,让自以为占尽优势的撒切尔夫人无可奈何。
由于双方对香港治理问题特别是驻军问题有较大分歧,到1983年9月两国的谈判又陷入僵局。
邓小平在1984年4月18日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时明确表态:1997年之后新中国政府肯定会在香港驻军,希望两国将于今年9月达成协议。
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香港问题最终解决的时间期限。
如果不向英国方面有力地展示中国的国威、军威,恐怕这一次要和英国人达成协议还没有那么爽快哩!
而中美建交以来,双方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1981年罗纳德·里根接替福特上台担任美国总统,推行对苏联强硬的政策,同时继续缓和对华关系。
1982年8月17日,中美双方发布第三个联合公报,即“八一七”公报,宣布美国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推行“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政策,这表明美国政府的对华态度更加务实。
1984年初,中美双方商定,里根总统将于4月正式访华,这是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在任总统首次访华,按照里根的行程,中美双方将会在经济和贸易领域达成更多的合作协议。
此时,中央军委决策的一场规模有限、“牛刀杀鸡”式的作战已经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1984年2月16日夜,对越自卫反击战发起五周年之际,昆明军区所属第14军和陆军第11集团军各一部共2.7万余人及配属特种兵部队秘密集结到预定作战区域,准备发动夺回老山、八里河东山及者阴山的作战。
在后续两个多月中,除了对越军防线进行了缜密的侦察以外,昆明军区先后加强了军区通信团、工兵第7团、汽车第22团,敌后侦察大队、麻栗坡县民兵团给老山一线作战的第40师。
这样,我军对于老山的攻击力量得到大大增强。
1984年4月26日,美国总统里根抵达北京,结果4月28日下午总统外交顾问就悄悄地告诉他:“中国人民解放军刚刚在边境地区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反击。”
这令里根大吃一惊,没想到中国军队竟然在这个时间点发动进攻,这一仗与其说是打给美国人看的,不如说是打给英国人、苏联人和全世界看的!
更让里根惊讶的是,根据五角大楼对解放军进攻地域卫星图片的分析,这是一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十分艰难的战争,因为以当时的军事技术很难实现对越军布防据点的彻底清除。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一次刷新了全世界的认知。
二、大战老山
4月27日,40师以第118团为右翼进攻老山主峰,以第119团为左翼进攻松毛岭662.6高地,以122团为第二梯队,以120团作为师预备队,在省军区边防15团的配合下向老山越军阵地发动猛攻。
4月28日凌晨5点56分,40师开始向老山主峰北侧54、56、57等高地实施炮火准备,攻击左翼敌军阵地的118团3营战士从隐蔽的如下山猛虎般跃出,沿着工兵打开的雷区向地阵勇猛冲击。
越军遭到解放军突然打击之后几个前沿阵地陆续失守,但其虽败不乱,仍然顽强地组织火力向进攻的我军密集扫射。
3营9连在进攻50号高地时遭到越军高射机枪和重机枪交叉封锁,战友不断伤亡,2排长带头开火压制敌火力点,但不幸被机枪射中负重伤。
在这紧急关头,4班长史光柱主动站出来指挥全排交错压制敌人火力,掩护部队撤到安全地带后对火器重新编组,确定人员分工之后再次向敌火力点发动进攻!
中国军人没有孬种,就算知道面前是刀山火海,为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也一样闯给你看!
就在2排攻到敌人阵地只有五六米远时,史光柱踩响了一颗地雷,左眼被弹片削出眼眶,右眼也严重烧伤,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了。他一下就把掉出眼眶的眼球扯掉,对赶来救护的战友说:
“快去拿下高地,向连长报告,火速支援我们!”
在攻打54号高地的战斗中,8连5班班长尹光中根据连长命令率领全班抢占北侧制高点,他犹如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一般,在密林中翻滚钻爬,仅用了5分钟就冲到了越军据守的北侧制高点下面。
这是一堵将近5米高的绝壁,尹光中让战友找来了一根6米多长的竹竿,他背着56半,腰挂手榴弹,紧紧地攀在竹竿的顶部,然后以类似于古代云梯登城的方式,让竹竿靠上峭壁,然后直接跳进了越军战壕里。
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的尹光中让敌人猝不及防,根本反应不过来,他手起两枪,直接打死了两个对我军威胁最大的越军重机枪手,紧接着三名越军就从三个方向朝他包围过来。
尹光中夷然不惧,等到敌人从战壕里露头,举枪一个突刺就挑死了他,这时另一个越军已经扑到他身后,他也不回头,身子微侧,枪托朝后猛撞,砸得对方满脸开花。
趁着敌人捂脸下蹲的一刹那,尹光中转身一记刺刀,把这个敌人也报销了。第三个敌人本来抡起铁锹当头劈来,见尹光中如此神勇吓得心胆俱裂,扔下铁锹就掉头逃跑,也被尹光中一枪击毙。
在北侧制高点一片混乱之际,8连后续部队立即跟上,仅用几分钟就攻占了制高点,随后又拿下了54号高地,他们用迫击炮向50号高地的敌人猛烈轰击,有力地支援了9连的战斗。
到下午1点,越军主峰左翼阵地全部被我军攻克,3营击毙和俘虏敌人120名,自己一方也有37名烈士为国捐躯。
在3营浴血奋战左翼阵地的同时,2营也向老山主峰奋勇进攻,然而在草深林密的雷区中,担任先头扫雷的5连9班迟迟不能打开前进通路。
眼看距离总攻时间只剩下25分钟,5班班长命令全班分为4组,每组间隔15米,用自己的身体为全营开路!
班长自己走在最前面,只前进7米就踩响了地雷,双腿被炸伤,全班又前进5米,已连续踩响多枚地雷,2人负伤,1人牺牲。
在最后关头,班长对全班剩下的同志们说:“前面的地雷越来越多,硬上伤亡会更大,听我命令,我在前面爬,我不行了你们再上,无论如何,我们在10分钟内要打开通路,完成任务!”
班长用自己的身体往前滚动,引爆了一枚又一枚的地雷,但直至他牺牲,距离敌人阵地还有30多米!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手指向了不远处的越军阵地。
9班的战士们义无反顾地跟上,炸倒一个,再上一个,全班12名战士伤亡11人,硬是在总攻前1分钟开辟了一条3米宽,70多米长的进攻通道!
2营的战士们沿着9班用生命换来的通道向主峰阵地发起进攻,主峰上一时硝烟弥漫,2营5连向主峰发起2次冲锋都未成功,伤亡很大。
就在5连向主峰发起第3次冲锋时,据守峰顶的越军军心开始动摇,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退路已经被从密林中穿插迂回的118团1营切断了。
27日晚上7点多,1营开始秘密穿插,他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硬生生地从密不见缝的刺芭、藤条、竹子和越军布置的竹签、尖石中间踩出了一条泥浆沟来!
28日早上6点40分,1营1连开始和驻守在主峰后方1072高地上的越军交火,几乎就在同时,118团团属火炮开始对穿插路线上的越军阵地实施火力压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丛生的竹子和树木将炮弹在半空中引爆,弹片如雨洒落,对仍在穿插中的1营后续2、3连部队造成误伤。
而越军后方的炮兵见1072高地遭到攻击,也不计代价地向穿插中的1营和自己的阵地开炮轰击。
仅仅一个多小时,1072高地南侧的阵地和森林简直成了血火炼狱,到处都是双方的尸体和伤员,树枝上,草丛里,灌木顶洒满了血迹、内脏和残肢断臂。
1营各单位在队形被打乱后,开始自发地组织起来,以3-20人为一队从越军背后向有枪炮声响起的地方杀去。
1营1连4班长陈洪远在穿插中被打散,一个人跑到了越军后方,误打误撞地打掉了越军一个连部,杀敌16人,在自己头部受重伤,一个眼睛被打掉的情况下,居然带着3名伤员历经重重险阻回到了部队。
后来,陈洪远被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荣誉称号。
越军完全没有料到中国军队在被炮兵火力打散的情况下还这么能打,1072高地的守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在激战中2连4班有一个姓李的战士孤身冲上了1072高地,接连打死了3个敌人。双方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以至于他在战壕里几乎和一个越军撞了满怀。
二人大惊同时举枪射击,枪响之后越军的脑袋被开了瓢倒了下去,小李却没事——子弹打中了他挂在胸前的弹夹。
此时主峰上的越军已经开始溃退,1营1连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之后于下午5点20分攻上1072高地,与2营前后夹攻,将主峰上的敌人几乎全部歼灭。
落日西沉,残阳如血,老山主峰上飘起解放军的红旗,在战斗中118团共毙敌341名,俘敌7名,缴枪300多支,各类火炮33门,火箭筒17具。
令人惊讶的是,解放军战后缴获的越军炮弹有8000多发,手榴弹5万多枚,子弹32万多发!可见118团的攻势太猛,越军根本没来得及把这些弹药打出去就被打垮了。
敌人明显在老山做了长期固守的打算,如果战斗打成持久战,让越军从容摆开架势,那么我军的伤亡无疑会更大。
战后,118团被中央军委授予“老山英雄团”荣誉称号。
而松毛岭662.6高地和那拉一线阵地在这一天的早些时候已经被119团攻克,118团根据师部命令休整,由120团接替118团进入老山阵地执行防御任务。
三、老山之战震动了世界
越军自诩为牢不可破的老山阵地被解放军40师在不到12个小时内攻克,这让河内的越南政府十分震惊,6月19日,越南军方高层黎仲迅、黎玉贤、武立等人在河口省北光村开会,决心组织兵力夺回老山。
7月12日,越军集结2万多人大举进攻老山、松毛岭阵地,但经过一天激战,除了阵亡数千人之外一无所获。
根据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命令,除昆明军区以外,南京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成都军区等五大军区的十余万部队先后开赴中越边境,在老山、者阴山一带展开了六年轮战,是为“两山轮战”。
从此,越南的主力部队被牵制在北部边境地区,不仅吞并柬埔寨,建立“印支联邦”的图谋完全破产,而且在漫长的轮战中被拖得精疲力竭,一蹶不振。
随着中国与西方关系逐步改善,从1960年代起苏联对中国长期战略围堵的局面也逐步被破解,中国政府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巨大威胁。
1985年6月,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人民解放军裁军100万!从此,大量的人力物力被解放出来投入经济建设。
解放军仅用了半天时间就攻克了越军老山防线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五角大楼和北约总司令部,刷新了自1979年自卫反击战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军队作战力量的认知。
在没有空中支援,没有海军支援的情况下,解放军仅靠陆军和极少量航空兵就完成了这个高难度作战任务,这说明中国陆军仍然是很难战胜的!
1984年9月6日,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最终结束,12月19日,撒切尔夫人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从这一天起,香港回归正式开始倒计时。
而在解放军指战员曾经浴血奋战的老山前线,树立起了一座高1.984米、宽0.428米的汉白玉纪念碑。
它代表着解放军战士们在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的勇气、智慧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永垂不朽!
